
普陀區民政局全面完善區域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,切實改善民生,不斷提高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。
普陀區積極探索推動機構、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融合互通,探索建立多層級養老服務資源共享,整合國資國企及社會資源,提升服務供給能力。一是超額完成床位建設任務。
全年新增養老床位1044張,完成全市床位建設任務的七分之一;實現三源路福利院、滬嘉北養老院項目結構封頂,望年薈養老院投入運營。全面完成66張失智老人床位改建。二是擴大社區養老服務供給。新建4家社區老年助餐點、5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;新建和改造15個標準化老年活動室;新增3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,實現街道、鎮全覆蓋。
智慧型”養老服務體系
一是強化信息服務支撐。推動區級綜合為老服務平臺功能向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延伸,建成后居民不出片區即可完成長護險及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申請,查詢服務信息;提升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系統功能,優化與“長護險”功能銜接,完善“長護險服務個人自負費用”結算功能模塊,實現與市醫保長護險系統服務分派、護理計劃等數據的信息共享,形成流程精簡化、數據精確化、管理統一化的信息化管理目標。
二是提升“互聯網+”養老服務水平。為2000戶社區獨居老人安裝“智聯普陀居家安全智慧套裝”,對接“普陀城市大腦”中心數據庫,通過無線門磁、紅外體征傳感器、無線煙感和無線可燃氣體監測設備即時傳輸老人居家動態,將社區治理落在細微處,不斷創新深化,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做得更好。
特色社區養老服務項目
普陀區開展社區老年人爬樓機無障礙上下樓服務調研,對爬樓機服務的可持續性運營模式進行調研論證,形成《普陀區老年人無障礙上下樓服務項目調研報告》,為精準開展為老服務落地項目提供數據依據。開展“老吾老計劃”,以實訓式的“集中教學”和“個體輔導”等方式,為全區1000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提供支持型服務,著力提升家庭照護能力,并實現街道鎮全覆蓋。
推進“養老顧問”試點,全區設立10個“養老顧問”點,普及養老政策、養老資源、養老服務信息,服務老年人917人次,服務事項1102余件。深入實施“老伙伴”計劃,覆蓋12900名老人。為全區5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“適老房”改造服務,至2018年底,累計受益家庭達1874戶。積極培育“社區老年人示范睦鄰點”,完成20個示范睦鄰點的培育工作,為老年人生活互助、情感寄托、鄰里社交等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通過制定《普陀區養老服務運營考核獎勵補貼管理辦法》,結合機構日常系統數據運維情況、第三方考核機構實地考核情況、專家組論證評審情況,開展全區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評估,規范養老服務運營管理, 促進機構“補短板,提質量”;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能力水平,組織養老機構從業人員、評估員等進行崗位培訓,獎勵補貼從業人員業務深造,提升整體服務水平,推動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機構健康發展。
重點突破
2019年是落實養老事業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關鍵之年,普陀區民政局以高品質養老服務建設為目標,持續優化本區養老服務供給模式。
加快各類功能性設施建設,進一步放開養老市場,重點扶持社會和市場主體,提高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。強化法治管理、行業管理、基礎管理、質量管理、重點推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和服務質量評定。優化政府服務內容與方式,規范社區養老服務項目,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制度,推進社區養老顧問,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。
繼續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。完成2019年區政府實事項目,計劃新增養老床位340張,全面推進桃浦H1-6養老院建設;繼續加強失智老人床位改建,新增認知障礙癥老人床位數86張;依托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,計劃新建3家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,2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,新建1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。
推進“智聯普陀”項目,開展為社區獨居老年人家庭安裝“居家安全智慧套裝”,至年底,將累計受益10000人。繼續做好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系統的功能提升,做好與市級平臺數據工作;進一步落實與“長護險”系統功能銜接,實現享受長護險老年人的服務分派、護理計劃等重要數據間的信息共享。推進“區綜合為老服務平臺”建設,提升區級系統與市級系統數據對接、信息共享。加強與市局以及本區各類為老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對接,實現數據多跑路,老人少跑腿的目標。
建立40個居村委“養老顧問點”,進一步擴大養老顧問點的覆蓋面。繼續為全區400 戶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適老改造服務。發展綜合照護模式,引導養老機構向社區延伸,提供居家照護服務。繼續以項目化方式提供為老服務,包括“老伙伴計劃”、“老吾老計劃”。著力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,持續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、“溫馨八送”、舉辦老年法律咨詢服務和為老健康服務活動;繼續落實老年人綜合津貼制度。
通過開展“普陀區護理人員技能培訓”、“養教結合師資配送服務進機構”等相關外圍服務項目,為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搭建共同成長的平臺,促進普陀區養老產業健康發展。持續開展養老服務機構“服務質量建設”專項行動,著力提升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。
根據民政部相關要求,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標準研制和實施工作,通過養老機構全部參加等級評定,并發放相應補貼的方式,調動養老機構提升服務水平的積極性。做到養老機構信息監管全覆蓋,確保養老機構日常信息系統應用與維護 100%覆蓋至已執業的養老機構信息。推進養老服務聯合監管常態化。
加強監管,規范養老機構收費行為,杜絕養老機構亂收費現象。發布?;攫B老機構(床位)名單。探索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測工作,完善監測標準,建立監測專家隊伍,開展培訓和動態管理,實現對全區機構的全覆蓋,及時發布相關監測結果。通過區綜合為老服務平臺,搭建面向養老機構的信用管理平臺,歸集信用信息,開展信用激勵和懲戒約束。
開展養老機構“上海品質”的孵化創建工作,制定養老服務品牌計劃,培育樹立普陀區養老服務品牌。
更多上海地區精彩養老資訊,歡迎關注上海養老天地網http://sh.yanglaotiandi.com/
來源于《養老產業》—2019年總第3期 作者 金琳